0375 文章拟定-《铁血小千户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原本这份临时协议,就颇能照顾戎羌的面子和需求,再加上有想要竭力促成互市的达多作为内应,因此这份协议,戎羌这边一字未改,便由达多亲自翻译成戎羌文字,再让萧文明再带回皇宫,面呈皇上。

    虽然萧文明已经明白了达多的底线,知道他一心想要促成互市,是不会节外生枝地耍小心眼的,但对我想买翻译的内容还是不是很放心,在进宫之前,又特地跑到了自己下榻的地方,请温伯明将这份佣戎羌写成的文件再仔细翻译审查一遍。

    温伯明的戎羌话就是在书案台前学会的,因此再次在书面上将其翻译成汉语,他做得驾轻就熟,不一刻就已经将文件翻译好了,又将经过两次翻译的文字同原文相互比对,并没有发现有错漏或者歧义之处。

    当卫玉章听说温伯明还精通戎羌语之后,更是又惊喜又感叹,惊喜的是他收的这个学生果然极有才华,而且会的都是经世济用之学,感慨的只可惜像这样的人才,朝廷里实在是太少了……

    因有相国兼师傅卫玉章,进行过一遍审核,皇帝也看不懂戎羌文,于是便让六麻子将这份文件送到翰林院去,让当值的翰林学士再用心照抄一份——这一份协议虽然不是正式的国书,但是重要性不妨多让一式两份,大家也好放心。

    虽然有时候哪怕是这种纸质落款的文件,真到要撕毁的时候,任何一方都不会有任何犹豫的,但是白纸黑字的,总比口说无凭要强,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。

    不过卫玉章却道:“皇上就不必麻烦翰林院了,让老臣就在此处誊写一遍吧!”

    卫玉章也是状元出身,年轻的时候也做过翰林院的编修,起草誊写文章的事情,他没少做。

    但是这都是几十年以前的事情了,老相国事情更多日理万机,哪会把精力耗费在这种事情上?

    但就是今天,这件事情他非得亲自完成不可。

    因为卫玉章心里就跟明镜似的:同戎羌互市合作的事情,事关重大、不容有失,而现在翰林院里,有不少新进的官员,总认为老一派的大臣挡住了他们上进的通道,因此早在暗地里互相撺掇着,想要借机发难、有所作为!

    /77/77155/25809714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