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75 文章拟定-《铁血小千户》
第(2/3)页
经过毅亲王这么一插科打诨,勤政殿里的气氛变得欢快了不少,众人开了几句玩笑,便又把话题引到了互市的正事上了。
皇帝说道:“正如刚才皇叔所说的,这种事情不能半途而废,要做,就要做好了!”
几人又从头到尾仔细商量了一遍,拟下了几条意见:
第一,虽然互市先只是从一个试点做起,但也要试得高效、试得严肃,光一份节略肯定是不可行的,还需要拟成一份文书和契约,才显得正式庄重,这件事情,卫玉章依旧推荐由萧文明的谋士温伯明来主笔。
皇帝刚刚升了卫玉章的官,又见手边的这份节略起草得十分有条理,便也没有反对,只叫成文之后,让卫玉章多校对几遍便同意了。
其次,戎羌说是缺少过冬的物资,要求大齐朝即刻提供一批,物质的多寡乃是朝廷的脸面,也能体现互市的诚意,因此这批物资需要尽快调集齐全,并且东西的质量和数量都要有所保证,更要防止有不法之徒,趁着国家想要竭力办好这件事情的机会,从中渔利。
这件事物同样由卫玉章,领衔负责,责令户部、工部切实办妥,不能疏忽。
第三条,试点进行互市的市场位置,也需要仔细挑选——这个地点要选在一个大齐朝兵力伸手可及的地方,但也不能距离京城洛阳太近,同时也需要让戎羌点头答应,要选这样一个三方都满意的地方,并不很简单。
办好这件事情光是懂得军务还不行,还要会做生意,因此除戴鸾翔之外,萧文明也要参与其中,确保选出来的地方能令各方面都能接受、满意。
最后一点,戎羌使团这回带来了几十名武士,长期留在洛阳城里总是容易横生事端,因此待临时协议拟定好了之后,就要立刻送给戎羌使团,待使臣看过无误之后,便要立即礼送他们离开京城洛阳,返回北方草原。
因为戎羌使团,返回的路线是从京城洛阳直到戈壁草原,一路之上极有可能会发现进行互市的好场所,因此护送戎羌使团的差事就可以同寻
找市场位置互相结合起来,同样由萧文明这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负责,这样既能送走麻烦,又能迎来好消息,可谓是事半而功倍。
温伯明下笔如神,当天夜里就把今日他亲手写下的节略,在会同皇帝的旨意之后,就写成了一份协议,第二天一早萧文明带着这份协约,又找到了毅亲王和卫玉章,再次递牌子进宫。
皇帝看了这份刚刚草拟好了的协议,心里十分满意,但还是找了两个他自己觉得措辞不佳的地方随手改了,便叫萧文明带着去找戎羌使团,让他们看过以后,觉得没有意见就翻译成戎羌文字,抄写两份之后签字画押,带回皇宫。
第(2/3)页